close



出版社: 皇冠
這故事...我很喜歡...喜歡到沒有理由 XD 
喜歡到我願意故意失去資格拿到報酬,花錢去買一本支持...
(謎: 這也是拖稿的藉口吧? = =+ )

太帥氣熱血啦!!! 建議閱讀過後啊,找出書中有提到的曲子,
當作背景音樂再從頭翻過一次 XD !   
我那些有搖滾因子存在血液當中的文藝青年朋友,可能還會對這故事比我更有感覺!
一直認為玩樂團的,骨子內都是浪漫主義份子,
在放蕩不羈的外表下,保有比他人更單純細膩的心思。
(好像受到《RENT》的Roger影響太深了 @@")

其實故事很簡單,但要把簡單的故事說得精采很不簡單。
沒有太大篇輻,但頁頁都是高潮迭起。

愛和寬容的確是書中要表達的兩大元素,但這故事中最大成份還是--「音樂」,
重金屬和搖滾樂,大眾刻板印象中最「墮落」也最「不和諧」的一種音樂呈現。
偏偏這2種音樂吶喊出來的往往最現實,也最貼近人心善惡。
呵呵~ 不都說真話人人都不愛聽嘛 XD?

電影《伊麗莎白小鎮》中,
男主角父親告別式上,堂哥的搖滾樂團送上"Freebird" 要作為最後的ending。
在激烈華麗的鼓聲配著高亢吉他和貝斯如流水般的琴聲,
身為主唱的堂哥以獨特的唱腔表達心中情感,
還隨曲子附上特別的舞台效果,結果操作不當,可說是「燃燒吧! 火鳥!」的西洋版再現 XD,
嚇壞的賓客紛紛逃離現場,火勢愈來愈大,會場的滅火系統馬上發揮作用,
宴會廳馬上下起一陣大雨,情勢愈來愈混亂。
下著大雨的宴會廳,驚慌"濕"措的賓客,
但台上的樂團依舊熱情故我~ 非把曲子結束才肯罷休~ 
宛如2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形成一幅很微妙和諧的對比。

同樣地,金屬樂和搖滾樂就是這麼奇妙的一種音樂呈現。
會這麼喜歡《心型盒》的其中一個原因,
就是因為作者把音樂很巧妙地融合在故事當中,一點都不覺得突兀。
就像看電影時不都需要配樂來作暗示和氣氛營造嘛?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男主角是搖滾樂團的主唱,
三不五時提到想到同業和自已以往的作品來形容自已當下的情況是理所當然的。
但怎麼說,也是作者要在對的場景用到對的歌才能帶出對的感覺啊~
選歌選得好啊!!! XD  文字敘述和音樂氛圍,對讀者的感受可謂環繞音響的立體效果啊!!

作者為Stephen King的兒子,繼承了老爸獨特的敘事技巧和魅力,
寫作功力自然不在話下,該點到的"驚悚"層面栩栩如生。
要是真有這麼一種召鬼的方法,我絕對不希望碰上…
惡鬼在夢中追殺,如十三號星期五的佛萊迪也就算了,
《心形盒》的惡鬼是存在於現實醒著的時候,而且是無所不在!!  這太可怕了啦 Q_Q!!!!  
(話說書封沒特別把作者Last Name標明或許是不希望父親的盛名加持,
 我也是到要開始寫心得時找了些資料才知道他老爸是King…)

拍電影~ 拍電影~  我好想看到這故事拍成電影啊啊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le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