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偶然機會下得知劇場技術界和台灣現代舞蹈界中兩位大師要在高雄開講,
顧不得星期五晚還在台南而星期日要考中山研究所的緊湊行程,硬是把那星期六下午空出來。
對談會的前一星期要去大遠百誠品索票,被告知已經索取一空時,還不死心地打去問其他索票點,可想而知其他點也都沒票了。
心想真是失算,雖然海報上註明全程以英文進行,還是那麼多人有興趣,倒底是誰在喊台灣的英文教育有問題?
看著最後一線希望,打去港都電台詢問,當電話的那一頭說明還有票時,可真是喜出望外!!!

可以近距離和這兩位大師接觸耶!!

到了現場,不能說人山人海,也還滿多人的,放眼望去大多是和自已年紀差不多的學生...
(誰說台灣學生的英文程度低落?) 席中我看到幾位中山大學戲劇系的老師們,可能有帶學生來吧。

主題配合這次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竸圖的結果發表,由兩位大師談談"為什麼"我們需要劇場?
從這主要問題發展出:"我們"又是指誰?有了劇場我們能作什麼?而劇場又能為我們作什麼?
沒有劇場我們又會怎麼樣?然後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歷史、生活各角度去作探討和省思。

前半小時由台灣技術劇場協會理事長向大家介紹李名覺老師的背景和設計作品及歷程...等。
李老師的生長背景和創作介紹,google一下就有很多資料,就不花篇輻重述。
但之中提到李老師的作品風格特色時,其中我很欣賞一點:「背景要會說故事」。
應該說,是要會傳達故事的意境給觀眾,而不一定要華麗取巧。
"說故事"這個概念可說是李老師所有創作理念和對歷史、藝術人文省思的主線,之後的對談一直提到這條線。
不禁讓我想到劇作家蕭伯納和思想家海德格...

對談由林老師開場,以中國野台戲和西方劇場作比較,說明為何劇場在中國始終沒蓬勃發展起來。 
他笑說從唐明皇之後就沒有所謂"劇場和劇團"的概念。
聽到此句,我想,這也因此影響到中國沒有劇場管理的概念吧,舉例說明:表坊的劇作-暗戀桃花源就是在諷刺這個現象..
也不像西方劇場在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有皇家貴族在贊助養劇團和劇場,一個劇場有定駐的劇團 。
中國劇場就是野台戲,不管京戲還歌仔戲,服裝道具舞台樣樣跟著劇班子大江南北到處跑,哪有觀眾可掙錢就往哪跑。
說雖如此,卻因此也發展出西方戲劇望塵莫及的存在主義呈現-一張桌子加兩張椅子。
其實仔細一想,要長途跋涉,必要的服裝道具和可折式舞台的東西已經夠多了,哪來的人力再搬背景幕後和其他?
難怪會發展出兩張椅子和一張桌子,讓觀眾自行想像舞台背景。

再換個角度想,這也讓觀眾可以將焦點全心全力放在"人"身上,而不是華麗的背景和舞台,畢竟戲劇的主角是人。
李老師接著補充道,戲劇是一場人與人之間的雙向對話,不像電視節目只有單方面的接收。
也不像電腦網際網路,即便是用msn即時交談,還是比不上面對面交談時,親眼看到聽到的對方的各個細節動作帶給自已的影響。
同樣的,在舞台上的實況演出永遠有變數會影響到演員和觀眾,
也因此沒有一齣戲會是完全一樣的,每一次都是獨一無二。
為了要能夠呈現"戲劇"的獨特性,是需要場地-劇場,不然就淪為可一再壓片販賣的大眾商品。
(os:雖然開發劇團錄影dvd商品是必要的,但不能取代實況演出)
藝術和商業的界線本來就模糊,尤其在沒有政府常態補助下,各劇團都要想辦法,除了售票收入還得另闢金源。
因每一次演出就等於賠錢一次,即使你每場座無虛席。表演前的所花費的訓練、人事、物資等都是支出。

我自已當過總監,很清楚這個現象,十分有同感。
偏偏很多人的邏輯很怪,只看到表面的票房收入就認定很賺。
藝文活動,除了商業演藝活動,沒有一項是在賺錢,頂多打平就該偷笑了。
其實,這樣是完全不合資本主義的,於是李老師提到在80年代初期美國政府撤掉藝文補助經費後,
時至今日的結果是,現今的頂尖團或年輕好手都來自歐洲,明顯形成大斷層;
除了百老匯以外,舞台劇在其他地方不盛行而所有演員都想擠進好萊塢,掙一口飯吃。
反觀歐洲,李老師特別點出德國政府,除了補助劇團舞團各項花費,還補助票錢,
讓人民不會因高額票價而望之卻步,有興趣進劇院坐下來看戲,像這種政府適當的"介入"是必要的。

人和歷史都是活生生的,人沒有了歷史,不曉得自已的歷史就產生不了故事。
沒有故事就沒有了人生,因為人生就是一部故事。
劇場,提供了一個機會讓觀眾和演員面對面,產生情感交流,
故事從而產生,觀眾把故事再往外散出去,其實看重的是那"傳承"。
為什麼需要劇場,這就是最主要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le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